最近有很多网友都在问不妥当这个问题。还有其他网友关心下列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哪一项不妥当。对此,极客网准备了相关的攻略,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。
有网友把南航老师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。
总体来看,这位老师的观点比较偏激了一些,属于逢美必赞的那一种,而且在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倾向性,所以在看待很多问题的时候,自然而然的选择比较自我的观点。
其实这和逢美必反那些人,犯的是同样的错误,通俗讲就是偏激和极端,不能保持客观的态度。把美国说的天花乱坠不客观,把美国说的一无是处也是一种错误,这两种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。
实事求是的讲,在现代化进程当中,美国的科技输出是绝对的老大,很多现代科技都是建立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基础之上,包括文科领域,以他们为母本的东西也很多。因为起步晚,以及因缘际会的机遇错失,才导致我们比较被动,被西方的现代化基础抢先了一步。
偏激的人,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看待问题时,总是预设立场,然后根据立场需求找出利我的论据和事实,哪怕是牵强附会,也能确保立场不丢。这就像拿姚明和潘长江比较一样,潘长江没有姚明个子高,也没有他打篮球好,但姚明同样也不能和潘长江的演艺技能相比。其实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,只要善于取长补短,才会有长足的进步。
作为一名高校的老师,除了授业解惑之外,可以不传道,但必须具备启发教学的能力,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分辨,而不是引导学生迎合自己的认知。
你可以告诉美国的发达和先进之处,找出我们的不足,但也要肯定我们的优势之长。既不盲目自大,也不妄自菲薄,你把原因拆解开,抽丝剥茧的道出根源,这才是正确之道。你启发了学生,他们才会分辨,才知道自己在未来需要为这片热土做什么。
南航老师的观点纵然偏激,但我认为校方的处理是不妥当的。观点这个东西,本身就难有泾渭分明的界线,如果强行用行政的方式加以干涉,最终的结果只能让老师战战兢兢,在课堂上噤若寒蝉。
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,大学之大,因其无所不包,各种言论思想均可自由,但亦不必出于互相诟骂。如各有主张,尽可各自鼓吹自己主张之长处,不必攻击或排斥他种主张。
先生的话放到今天,依然可以成为办学的圭臬,只要不是诋毁和诟骂,一切都可以讨论。
1980年5月,曾经有一封有名的书信,题目叫《人生的路呵,怎么越走越窄》,此信当时引起了一场全国大讨论。
武汉大学当时有一位学生,写道,历史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,而人首先是个人,所以每个自觉到自我价值的人都可以问心无愧地说,“我就是历史”。因为这句话,差点断送了自己的前程。尽管当时考取了武大的哲学研究生,但因其言论不正确不予录取。
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知道后,冒着巨大的风险,把他保护起来,先留在自己担任所长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工作,等风头过去,再将其分配到哲学系,用曲线的方式圆了该生的愿望 。
包括后来成名的易中天教授,他在回忆起武大的时光时,也感谢刘道玉校长可以让自己“撒野”,想怎么讲就怎么讲。
世移时易,在更加自信的今天,我们应该容得一下讲台上的各种声音。
就像南航这位老师,能够引起广泛的讨论,让各种观点交融,这是一件好事,但硬要强行堵嘴,这是不妥当的。